2022最大假机油案告破,涉案金额超5000万!已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商业保险购买

作者|拉面安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ID:asworld168)

近日,辽源公安透露成功斩断一条假冒机油产业链,涉案价值5000余万元。而这也是2022年以来公开渠道曝出的“最大假机油案”。

这起假机油案之所以曝出,源头是“汽修店卖问题机油”被发现。

一、“最大假机油案”告破,2022已曝近20起假机油事件

去年12月初,辽源公安相关支队刑警在对汽车修理行业进行常规检查的时候发现,有一家修理厂销售的机油存在问题,最终鉴定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

在这之后,专案组顺藤摸瓜,用半年多时间侦查出了一条集“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一条龙”假机油产业黑链,最终一锅端了假冒机油灌装窝点2处、销售窝点3处,查扣成品假冒机油等产品1.1万余桶、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等4万余件,跨地区抓获涉案嫌疑人52名。

与其他涉案金额较大的假机油案相似,这起案件的制假环节也是极为隐蔽、销售网络同样涉及全国多地。

经查,主要两名嫌疑人利用自己在外地的润滑油工厂生产散装机油,然后再把机油运输到另外两处散装点,经过包装后再运送到仓库;

在这之后,会有3个“销售团队”进行卖货,通过微信等线上渠道把该假冒注册商标的机油产品卖往多个地区。

机油领域一直是假货屡禁不止的典型领域,这在行业里并非秘密。

根据汽车服务世界不完全统计,2022年开年以来,假机油相关的报道已经有近20起,这一总量基本与2020年的全年数量持平。

制表:汽车服务世界(以上为不完全统计)

二、2022年的假机油事件,有何不同?

众所周知,往年的机油造假事件一般呈现出“售假网络庞大、国际品牌造假为主、越来越真假难辨、流通渠道隐蔽、电商平台是造假重灾区”等特质。

但分析以上数据后你会发现,今年的假机油案,已经呈现出了一些往年没有、或者说不够显著的特征。

首先,2021年年底之前,行业相关的假机油报道其实有明显减少,偶有报道涉案金额也不如以往骇人;但从去年年底开始、尤其到了今年,全国各地又冒出了多起“假机油案”。

对此,有行业人士将原因归咎于“行业不景气”。有老板表示“疫情反复冲击下,行情越不好,造假售假越猖獗。”

其次,今年的假机油案件虽然数量多了不少,但与2020年及以前相比,不再有“涉案金额过亿的超级大案”,但“涉案金额几百万、甚至超千万的案件”却是数量骤增。

在梳理相关信息的时候,汽车服务世界已经发现:今年“千万级别”的假机油大案明显变多了。

上述近20起2022年假机油报道中,有10起公开了涉案金额,其中有2起涉案金额超500万、3起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

8月初,浙江嘉善公安局便沿着微信出售假冒大牌机油的隐秘线索追查,最终捣毁了一个“产、运、销”全链条的美嘉壳机油制假、售假团伙,案件涉案金额超1500万、涉案嫌疑人50多名;

3月,315报道了梅州公安公布去年一起涉案金额超1500万的“品牌”机油黑产业链行动,最终排查出涉案嫌疑人55人,其中骨干成员10多名,下线经销商28名;

也是315之际,公安部公布典型案例,石台县公安局破获涉案1000余万元的假机汕案,1000余箱成品机油都是假的;

此外,其他两起造假金额超500万的案件,涉及的区域和人员也较多。

“千万假机油案”数量的增加,证明现在“假机油”的产业链更加容易打造,这些“规模不小、销售渠道也涉及多个省市”的产业链,未来如果不更有效地遏制,对机油领域的伤害远比个别“过亿”假机油产业链的要大得多。

其三,近两年除了个别“单店销售”的小案,其他几乎所有假机油案件,还呈现了一些共同点。

无论涉案金额多少、制假网络大小,绝大多数假机油案都呈现出了“产、运、销”全链条的特征;

在制假端,产量极大,且短期内便能被大量制造;大品牌依旧屡屡“躺枪”,而一些知名国产品牌被仿造的概率也有所增加;

在售假端,线下门店如汽配商户、线上电商平台和社交软件依旧是便利渠道,且并非唯一渠道,这也使假机油能流窜全国多个省份的同时,很难被一网打尽。

其四,小额造假的案件显著有所增加。

这也表明现在机油造假的门槛更低了。因为大品牌机油的所有包装材料都很容易买到、价格也不高,造假商只要买点机器、就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制作出真假难辨的成品机油,且因为量不大,对于制作和储存的场地要求也不高。

其五,伴随着国内物流运输体系的发达,纯线下的假机油黑网络壮大速度也越来越快,即便不通过电商也能在短时间内分散到其他地方。

去年年底,浙江台州破获的一起系列生产销售伪劣成品油案,涉案金额4亿元,据调查这个伪劣成品油“黑网络”日均销售伪劣成品油100多吨,而该网络的销售渠道还是“送油上门、买家自提、私人加油站等方式线下销售”。

再次重申,这些特征未必今年才有,可能是因为批量出现、才能被更多人发现。而“批量出现”本身便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了。

最后,短视频平台成新售假渠道。

这些年,电商网售假机油越发猖獗,但伴随着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网红带货、销售的品牌繁杂等导致假机油流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更强了。因此机油打假的难度也更高了。

三、“假机油比真的还贵”

除了上述制造、流通端等方面的特质,如今的假机油案件还展露出了一些市场方面不可思议的变化苗头。

过去数年,大家对于“假机油屡禁不止”的原因,除了总结为“利润高、门槛低”等外,普遍还有一个感觉便是“相较正品而言价格低,更好销售”。比如市场上嘉实多金美孚1号1L装,假的大多只要35元左右、正品价格则为95元,差价接近3倍。

也因为这样,“假的价格便宜,贵的一般都是真的”至今仍是从业者以及车主,判断机油真假的首要标准。

但今年,这个评判标准隐隐有“失灵”的征兆。

“你见过比正品还‘贵’的假油吗?……”今年3月,上海浦东侦破的一起假机油销售案中,卖家拍着胸脯说了这样一句话。据悉,嫌疑人通过网络平台对外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的冷冻机油、过滤器等产品,且价格远高于市场价。

而这种现象并非个例。

这两年,越来越多市场声音反馈:假机油已经卖出了真油价格。“有些机油只比正品便宜几十块,让人误以为是正品机油做促销”;

有经销商一度吐槽:“我们一桶正宗机油换好挣30块钱,人家一桶高仿假冒至少挣300块钱,关键就纳闷:为啥假冒高仿比我原装正品卖得还贵?”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核心原因之一便是真假机油的品相越来越相似,其次就是假机油长期屡禁不止,一些造假商赚钱越来越多、胆子越来越大,会入侵“正品价格梯队”也就不算意外了。

“假机油比真的还贵”,这一现象的出现,对机油市场的危害可能会更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能超出大家想象。

以前大家只需要提防价格便宜的机油,但未来,同等价位的机油都需要谨慎。这种“将低档机油贴上高档品牌的商标,然后以高于市场价格卖向消费者”的行为如果增加,会导致机油市场的价格体系进一步紊乱,这种紊乱不是假机油吞噬了正品机油的市场份额,而是会真正扰乱“真机油”的市价体系。

毕竟在车主看来,自己“一分价钱一分货”买的机油肯定是机油厂家出来的,因为觉得“假机油的厂家”不可能敢卖那么贵。

站在修理厂的角度,这对修理厂的伤害也会进一步增加。

以前“车主买便宜机油”如果出问题,会觉得有自己贪小便宜的成分在,一些车主出于逃避心理、也不会过度思考自己用的机油是真是假;

但未来,车主如果发现“自己花真油的钱还是买到了假油”,会将所有的责任都归纳给修理厂;且只要类似事情越来越多地曝出,车主会下意识怀疑自:之前花大价格换的机油会不会也是假的,进而对自己所消费的修理厂产生信任危机。

四、40万修理厂是“第一”受损方

如上文所说,假机油案一旦曝出,承伤能力最差的其实是修理厂,且修理厂往往是第一受损方。

一方面,作为假机油业务闭环“制假商→汽配城→修理厂→车主”中至关重要的一员,修理厂暴露的风险高于其他人;且一旦出现问题,承担“车主不信任”后果的也几乎都是修理厂。

即便是现在,很多修理厂还是不太接受“车主自带配件”上门,核心原因就是车主主要进店接受了服务,想的就是“出了问题门店负责”,这里的问题自然包括配件真假、瑕疵等。

其次,如今的车主跟以前不同,如果门店真的使用假机油,很容易被车主发现。

几年前,假机油猖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车主认知不到位”,无法辨别真假。伴随着小保养的盛行(包括车龄到了、维保次数的增加,以及小保养项目推广时电商、连锁对于相关知识的普及等),车主对于机油相关的常识储备越来越多,很多车主已经能够凭借“用车体感”判断自己的车可能因为什么原因出问题,由于其最后接触的一环是修理厂,所以一旦车主觉得有问题,第一怀疑的便是修理厂做了什么动作(这是人之本性)。

此前,媒体就报道过一个新闻:有个车主的车刚换机油没多久,车辆就开始异常抖动,车主怀疑之前去的某地某汽修厂用了假机油!随后拨打12328投诉。最后,执法部门对于这家修理厂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处罚。

第三,各地日益常态化的严格督管,也使得修理厂如果用假机油的话,被发现的几率大大增加。开篇的5000万假机油案,被发现就是因为“在督查的时候,发现修理厂卖问题机油”。

而未来,国家对于造假、贩假的严查、严打、严处罚力度只会更大。修理厂在经营有压力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从合理的角度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因为诚信才是长久经营的最佳捷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