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结局还在修缮中,我想聊一点消费观。
这番话看起来有点“何不食肉糜”,但是我的真心话。
虽然今年经济真是一望无际的萧条,所有人都在告诉你“捂紧口袋子、保全现金流”,但我真的觉得人还是需要一些“非必要消费”的,有人称之为“情绪性消费”,我把它叫做“保命钱”。
人如果一心一意只顾着省钱,真的会整个人越缩越紧,到最后什么都不愿不敢去尝试,退化成一颗紧闭的核。
缩在沙发上玩手机肯定是最省钱的消遣方式,但却是对时间的巨大浪费。
看起来省下了一点钱,其实错过的是更宝贵的人生体验。
我想说一个有点刻薄的事实,我人生最全情投入的恋爱都是在大学时候谈的,但我扪心自问,不是因为我那时候特别纯真,对感情飞蛾扑火。
主要是因为我那时候穷。我爸妈给我一个月三千生活费,不算少,但也完全不够我游历花花世界。
所以我每天只能研究男人。
后来我发现世界上除了男人,还有滑雪、冲浪、买衣服、逛街、做脸……那么多好玩的事情,我就很难专心为男人痛苦了。
所以如果你特别为情所困,建议你走出家门,花点钱,你会发现世界上好东西真的很多,不止那个让你失魂落魄的两脚兽。
而且人的情绪吧,总是需要一个出口的。
忘了在哪看到一个说法,说食欲、性欲、物欲总要满足一个。相比之下哦,其实是食欲和物欲的满足成本最低……跟奇怪的人扯上关系付出的隐性成本是很大的,相比之下,买买东西、吃吃好的餐厅的钱,其实就还好。
说这些没有鼓吹大家超前消费的意思。
事实上我也在思考,省钱有没有用。对于我爸妈来说肯定是有用的,他们觉得自己就是靠勤俭过上好一点的生活的。但我觉得他们忽略了一件事情,他们拼命攒下的钱进了房市,搭上了中国房地产的顺风车。而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说,好像没什么顺风车可以搭了。
我前两天见了个朋友,她说了一个我还蛮赞同的观点。
她以前是拼命三郎型的,不仅不怎么花钱,也不爱杀时间。
这半年,我发现她朋友圈全是露营、野餐、陪家里人的照片了。我说你怎么想开的,她说因为她意识到,如果不是天降奇缘,不管她怎么拼,她的财富都还是固定在一个档位的,她稍微松弛一点,也不会穷到哪里去,她再拼,也很难越过某个阶层。当然拼跟不拼,收入肯定会有浮动,但那点浮动……放在人生的经纬度里看,就也还好。
那她就觉得,适度消费、把注意力分一些给朋友、家人,其实是更有性价比的做法。
因为好生活不全是钱的堆砌,你需要一点爱好、一点好的亲密关系……才能调剂得有滋味。
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太擅长压榨自己的人,通常,也很善于“不让别人舒服”。最极端的例子是曹七巧。为了一点钱她把自己整个人生牺牲掉了,所以她见不得儿子、女儿轻轻松松地过日子,她一定要把所有人都扯到地狱来,才觉得公平了。
你可以周围观察一下,一些年轻时候吊儿郎当不负责任的父母,老了跟子女相处得都还不错,吃吃喝喝很知足,反而越是勤俭持家整个人奉献给了儿女的,越到老越难相处,因为没有人的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那些不要物质回报的人,要的是时时刻刻情感勒索你的机会……
说句实话,人最后快要走的时候,脑子里也不会在那计算“我这辈子赚了多少钱”,跑马灯一样闪过的,还是快乐的悲伤的那些极致的体验。
钱很重要,但它说到底也就是个媒介,人通过钱,最终想得到的是快乐和满足感。
况且,真的想省钱的话,忍住不买基金和股票就够了。
桑蚕丝内衣我一直没怎么推过,主要是这两年无钢圈内衣太多了,我觉得我们除了便宜、用料好,也没什么特别的优势,再加上利润太微薄,实在是提不起兴趣来吆喝。
但是很多人给我留言说这是穿过最舒服的内衣,那我觉得再藏着掖着就不礼貌了:
店里也有客人一直不声不响地回购了七八次,买了四千多的桑蚕丝内衣内裤。
我一直觉得这两年,人们的审美趣味会越来越趋近于“自然”、“舒适”,而桑蚕丝和羊绒就是宜人性最高的两种料子。
穿得舒服一点,人就会心情好一点,久而久之脾气也好一点。
好东西是会滋养人的。
http://www.wuhefdc.com/6Q7dR/ http://www.wuhefdc.com/6Q7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