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酒店装修 http://www.yuchen618.com/
11月11日,上证指数以3087.23点收盘,盘中一度站上3100点。11月以来三大指数全线反攻,信心逐步恢复。
长期以来,消费股都被市场视为可以穿越牛熊周期的投资品种,因此一直备受广大投资者追捧。但近两年来,消费板块行情波动较大,涨跌反复,一些“茅指数”龙头股也似乎表现欠佳。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板块是否还值得布局?又有哪些投资机会?
10月27日,在《中国经营报》触角大讲堂系列直播课中,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认为,今年整个消费板块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相对低迷,但不应全盘否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中一些领域也拥有结构性机会。而且随着后续疫情防控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消费板块有望迎来一波反弹行情。
存在结构性机会
今年7月以来,A股消费板块大幅调整。付一夫表示,这与核心资产业绩表现与消费行业基本面的变化相关。
国庆假期结束后,信创、医疗、军工等领涨大盘,带来一轮反弹行情,然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消费股却普遍飘绿。Wind数据显示,10月10日~20日期间,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的跌幅分别为-9.13%、-5.97%。
付一夫指出,消费板块表现疲软,与国庆假期消费数据相对平淡、人们消费信心尚未得到根本性提振、消息面利空频发及地产销售再度回落等因素相关。
回顾过去两年,付一夫总结,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消费板块在A股上大体表现出“先扬后抑”的走势,今年整个消费板块在资本市场的表现相对低迷。但不能就此将其全盘否定,其中仍有汽车、美容护理等部分板块实现增长。
同时,在付一夫看来,想要理解近两年资本市场消费板块的波动,也应从更长期的中国消费市场的演变逻辑中寻找答案。
付一夫回顾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富足,反映到消费层面上,就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比如新老三件的交替,家电、小汽车以及奢侈品的消费。
而千禧一代、Z世代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新千年的到来,这代人更喜欢新鲜的高品质的事物,也追求个性与注重消费体验。“这其实就对整个消费市场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进步和本土品牌的崛起。”付一夫说。
进入2010年之后,电商、物流、移动支付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也反映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和大逻辑。
在付一夫看来,近两年多的疫情确实对消费板块产生影响,目前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因此许多人对未来投资消费板块的预期也存在不确定性。但是,付一夫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消费板块中一直都不乏结构性的机会。而后续随着疫情防控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人们的消费信心得以修复,各方面限制也有所缓解,消费板块有望迎来一波反弹行情。
更应关注成长性
那么,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看待和把握消费板块的投资机遇?
付一夫认为,短期看来,在“双11”的催化下,新兴消费门类中像电商产业链、物流、广告营销、平台经济等赛道或将迎来一波增长。另外,在可选消费领域,美容护理、家电家居等消费品也有望实现阶段性集中增长。
“消费股是牛股云集的板块。”付一夫解释,A股市场中有“茅指数”的概念,指的是各个行业公认的领先企业、龙头股,而消费板块就有许多“茅股”。这些公司往往有着稳健的长期业绩,甚至具有较高成长性,以及具有强劲的品牌影响力与牢靠的护城河,因此非常具有竞争力。
当公司表现出持续稳健的业绩增长,市场也愿意给它高估值,就会引发“戴维斯双击”这样的投资策略。但当公司业绩增速放缓,难以支撑过往的高估值,也会引发市盈率与业绩同时降低的“戴维斯双杀”效应。
从最近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付一夫发现以往这些各行各业的“茅股”业绩有明显的下滑趋势。他表示,这些核心资产的下滑可能是疫情、原材料、上游成本、利空消息等多方因素影响造成。
不过,付一夫不建议普通投资者“抄底”这些“茅指数”。“对这些核心资产来说,目前的估值依旧不低,还算不上便宜。普通投资者可以考虑暂时规避。”与以往这些“茅指数”相比,他认为应该关注那些业绩成长性更确定、未来想象空间更大的消费品种。
付一夫指出,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消费的贡献。因此,付一夫预测,接下来或将继续出台助力消费的相关政策。像新能源汽车、大宗商品、农村消费市场等方面未来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同时,付一夫也提醒,Z世代将成为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消费主力,其消费方向也将成为风向标,所以在年轻人多样化的消费偏好中,也存在结构性的机会。
最后,付一夫建议,普通投资者要考虑公司、行业的业绩增长和未来前景,自己要有对行业的认知和理解,不应根据公司以往业绩表现盲目“抄底”或跟风购买。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