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一个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名叫牛忠楠的山东研究生被紧急送往西安交大一附院。
根据随行来的同学们讲述,牛忠楠当时正在做实验,忽然头痛得厉害,大家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只能紧急把他送到了医院。
很快,一附院的医生诊断有了结果,是脑出血,随后让牛忠楠在医院留院观察。与此同时,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牛忠楠老家山东聊城莘县,牛忠楠的父亲牛章华和母亲郭金花正在火急火燎赶来的路上。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等他们到达西安,事态已急转直下,超出他们的想象。
西安交大一附院
就在牛忠楠住院后的当天晚上,病情持续加重,医院连忙对其进行了手术。
手术后的牛忠楠躺在病床上昏迷着,浑身已经没有力气。没过多久,热心的同学发现了病床上牛忠楠的异样:双侧瞳孔散大,呼吸不畅,病床旁边的仪器一直闪叫个不停。
虽然医院再次对牛忠楠进行了抢救,但依然无法拯救这个年轻的生命。10月9日23时08分,牛忠楠在父母亲的注视下,不幸离世,时年24岁。
看到这里,这个故事虽然很让人同情,但还远未是它的全部。接下来他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会在随后的半个月里,通过互联网迅速扩散,令无数人感动。
牛忠楠
在同学们眼中的牛忠楠,优秀、谦虚、低调,这些词完美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形象。
因为学业出色,实验认真,是公认的“明日之星”,被大家称为“牛院士”。虽然这只是一个外号,但由此可见他的学术研究认真程度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的。
凭借着刻苦的学习能力和卓越的研究能力,牛忠楠在学业上进展很快,计划在明年转博士。
“一等奖学金特别难得,他大一就开始做科研。这次奖学金评定,他的总分是班里第二名,如果人还在,这学期能拿到1万元的校奖学金。”其中一位同学如是说道。
哪怕是在他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牛忠楠也依旧全身心铺在了学术上。
牛忠楠证书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这场劫难的话,也许过不了多久,这位山东小伙就会成为人家口中货真价实的牛院士。那将会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是他从贫苦家庭一路走来所应得的丰硕成果。
只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噩运突然降临,夺走了人们心中对真情美好的一切幻想。
牛忠楠离开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自发为他组织了一场简单的追悼会。在会上,通过各自的分享描述,大家终于才知道了许多关于牛忠楠的的过往。
牛忠楠参加比赛
和牛忠楠同一个实验室的同学还记得,平常的“牛院士”性格比较内向,和大家在一起总是微笑,谦虚低调,并没有太多话言话语,但却用实际行动向众人传达着来自他的善意。
像实验室里“供水”这样的琐事儿一直都是他主动在代为处理着,从打理水票,到和送水师傅联系,现在他这一走,着实让大家还有些不习惯。
在牛忠楠经常呆的实验室里,和他工位面对面的一名同学正满怀懊悔,原因仅仅是因为牛忠楠在这个夏天请他吃了一顿串串,花了一百多块钱。
在他得知牛忠楠的意外之后,他也是从众人的口中才得知牛忠楠的家里比较困难,一直在兼职打工,平时连超过十块钱的饭都很少吃。
听说他住院,以为没啥大事儿,还准备等好一点去探望,却没来及见最后一面,从此竟然永别。
牛忠楠父母
这其中,最难以接受的应该就是他的父母家人了。
牛忠楠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在村里给别人当建筑工人,每天挣不超过一百块钱的工钱,却要负担起超过自身体重的建筑材料,脸上斑驳交错的沟壑写满了常年的劳苦。母亲则在家里种地,有时候会打一些零工。
这样的收入别说在山东,即使是在国内基本也属于底层的人家。饶是如此,两夫妇也依旧牵挂着只身在外求学的儿子。
牛忠楠父亲
“儿子,还有钱吗?没钱就跟妈说,一个人在外面要对自己好点。”
“没事,我不缺钱,放心吧。”
类似这样的对话在西安与莘县之间经常往返着,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在西安的牛忠楠,还是在莘县牛章华夫妇都没什么钱,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上学的开销也不小。
加上年初疫情和父亲牛章华在工地上受了伤,让这个贫苦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牛忠楠父亲
在母亲郭金花的印象里,这个孩子老是跟自己说他有钱,不用家里人操心。
但是,在牛忠楠过世后,当母亲拿着儿子生前的银行卡来到银行查询余额时才惊奇地发现,这张平常牵连着游子和家庭的小小卡片上,竟然只有二十块钱。
人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当真不假。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愿意这样的,这一点郭金花比任何人都明白。
牛忠楠母亲
事后,郭金花从医生那里了解到,引发脑出血症状的原因有很多种,根据牛忠楠同学对他日常生活的描述,基本上能够确定一点,因为长期熬夜,再加上长期营养不良等原因,加剧了牛忠楠病情的恶化。
这让老母亲心里更是悲痛莫名,她宁愿孩子不那么懂事。
如果自己平时能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大儿子,多来西安几次,就一定能发现他在校期间的不容易,或许这些就不会发生了。
而比起母亲的泪流满面,父亲依旧保持着坚如磐石的坚韧,努力抑制着自己的情感,避免因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周围其他关心牛忠楠的人。
牛忠楠父亲
但此刻的牛章华正在进行一场异乎寻常的内心挣扎,而他得出的答案将再次令人动容。
最终,牛章华决定,把儿子的一个肝脏、两个肾脏和两片眼角膜捐出来。
这些器官将帮助三名患者获得了重获新生,同时还将为另外两人带来光明。
就在牛忠楠离开的第二天,牛章华夫妇找到了医生,说:“我们想把娃能用的器官捐出去,给需要的人。”
几个小时后,医院工作人员将一张薄薄的器官捐献书递到了牛章华手上,上面的信息已经由工作人员帮着填写好了,剩下的只需要牛章华夫妇在名字上按上手印。牛忠楠最终捐献5个器官。
图文无关
望着捐献书上密密麻麻却又基本不认识的字,我想两夫妇此刻心里应该经历了一次比丧子更加痛苦的心路。
得知此事后,牛忠楠的同学们都忍不住称赞:“在那么悲痛的时刻,还能做出捐献器官的选择,真是伟大的父母,艰难的选择,非常令人尊敬。”
作为一个终日忙碌在建筑工地上的中年人,牛章华显然对器官捐献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能让他做出这样决定的,应该还是来自于儿子的意愿或者父子两人日常的情感交流。
他做主捐献的理由是,用这种方式延续儿子的生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
牛忠楠父母
而作为母亲,郭金花一开始并不同意。毕竟这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天底下又有哪个母亲愿意接受儿子不完整地离去呢?
但在牛章华的坚持下,母亲郭金花最终同意了。毕竟,在她印象里,自己的儿子一直都十分优秀,让她倍感骄傲。
现在虽然他走了,但是如果他还有意识的话,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吧?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在牛忠楠到西安交大上学时,没出过几次村的郭金花头一次来到了一千多公里外的大城市,心里的那份骄傲无法用语言描述。
西安交大
第二次到西安的时候,是牛忠楠研究生开学典礼。郭金花衣着朴素地坐在一众“城里人”家长中间,既感觉十分不好意思,同时也充满了对儿子学业有成的自豪。
第三次到西安,就是这次。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估计两夫妇这辈子都不会再到西安了吧?
回到山东老家后,牛章华夫妇用手里仅剩不多的钱给儿子举办了葬礼,仅仪式和棺木就花去了两万多。在他们看来,这时最后一次有机会给儿子花钱,牛章华夫妇希望把自己能够给予的全部都给他。
牛忠楠父母
虽然如今已经家徒四壁,但在处理完儿子的葬礼后,牛章华夫妇还是准备归还同学们的捐款,毕竟现在儿子人已经没了,这些捐款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了意义。
而捐款的都是和自己儿子一般大的学生。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孩子们还在上学,都不容易。
只是,现实并没有留给牛章华沉浸悲痛的时间。
在儿子去世后的第十天,已经四十八岁的牛章华就拖着还吊着绷带的胳膊去了建筑工地。
家里的空调还赊有账,前些年家里养猪时欠下的账,14岁的小儿子......这些现在全都要靠这位刚刚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老父亲一个人承担。
牛忠楠家
就是如此朴实善良的家庭,养育了如此朴实善良的牛忠楠。
时光倒流到2019年的冬天,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身处莘县老家的牛忠楠正在为家里的农活和过年的准备忙碌着,这时,学校的同学向他发来了视频通话的新年祝福。
同学问:“牛忠楠,你明年有什么小目标?”
牛忠楠腼腆地回答:“没有小目标,只有大目标,顺利达到毕业要求。”